一、爆炸物达到多少量判刑
关于爆炸物的量刑标准界定
关于非法储存爆炸物的数量界限规定如下:凡存储炸药、发射药和黑火药总计超过一千克者;或存储烟火药总计超过三千克者;又或是存储雷管数目达三十枚以上;以及存储导火索、导爆索总长度超过三十米之情状,均属情节严重范畴。若非法存储爆炸物的数量超出上述所列数量中最小值的五倍以上;或者存在非法储藏爆炸装置且对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情况,则构成更加严重的犯罪。相应地,针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为:一般情况下,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刑期可能高达十年以上甚至是无期徒刑乃至死刑。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爆炸物多少量会被认定为犯罪判刑
在中国,不同种类的爆炸物认定犯罪判刑的量有所不同。例如,军用炸药1千克以上、雷管50枚以上等,就可能构成爆炸物犯罪,会被判刑。对于其他爆炸物,如黑火药5千克以上等,也达到了犯罪标准。这些数量标准是基于对公共安全的考量以及爆炸物的危险性来确定的。一旦达到相应数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如果不确定具体爆炸物的相关标准,建议咨询专业的刑事法律师。
三、爆炸物未达量是否就不判刑?
不一定。即使爆炸物未达定罪量,也可能因其他情节而被判刑。若持有爆炸物的目的是用于违法活动,如准备实施爆炸犯罪等,即便数量未达标准,也可能构成犯罪。另外,在某些特定场所或情况下持有爆炸物,即便数量少,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法律注重行为的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而非单纯的物品数量。如果有相关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避免因后续可能的违法情况而面临法律制裁。总之,不能仅以爆炸物未达量就认定不判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非法储存爆炸物量刑标准:存储炸药、发射药、黑火药超一千克,或烟火药超三千克,或雷管三十枚以上,或导火索、导爆索超三十米,均属情节严重。超出最小值五倍或非法储藏爆炸装置且影响恶劣者,构成更严重犯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达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死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